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

為何會有拖延症??

為何會有拖延症??

就來好好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

忘記是從哪本書裡看來的一句話,書裡說,人生所有的事都和兩個詞有關,「快樂」和「痛苦」。

會有想做的事,是因為光想到做那件事,就會帶來快樂的感覺,所以就會想去做,在完成想做的事的過程中,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阻礙、困難、挫折、失敗,仍會持續的堅持下去,因為那完成後的快樂,一直沒被遺忘,所以會有股力量持續的支持著,不會因為過程中的痛苦而輕易的放棄想做的事。

隨著時間的過去,那股快樂的力量,逐漸被削弱,過程中的痛苦力量也會逐漸增強,如果設定想做的事,困難度過高,加上許多其他事的干擾,分散了注意力,力量的一增一減,逐漸失去平衡,失去動力,沒有了快樂的支持力,只剩下痛苦的壓迫,因此,痛苦被加深到烙印,快樂被抹滅到遺忘,人性中自然的天性趨吉避兇的自我保護機制自動啟動,也就會越來越不想去面對了,一次又一次的逃避,最終便像唐三藏給孫悟空戴上的金箍咒一般,一想到,就頭痛,因為頭痛了,就不能想了,而這就是身體自我保護機制的作用力。

要解除那金箍咒的糾纏,似乎要像孫悟空一般,勇於面對重重關卡,在痛苦中求饒,求自己放過自己,別再加進更多的痛苦,給自己更大的空間,沉澱、靜思,時時檢視自己狀況,重新設定目標,降低對自己的要求,先做好能力所能承受的範圍,再次去感受完成的快樂,增加快樂的力量,逐漸提升不強求。


另外,需特別注意的是,有些短暫的快樂,是會帶來長期的痛苦,必須很小心的提高警覺,以防被那太容易得手的快樂給慣壞,反而迎來更大的痛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